卢浮宫失窃事件揭秘,无价之宝保险难题解析

toodd 6小时前 阅读数 2 #国际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近日,巴黎卢浮宫发生一起震惊全球的盗窃案。展出于阿波罗长廊(Galerie d’Apollon)的法国王室珠宝在短短几分钟内被盗,包括镶嵌钻石与祖母绿的胸针、王冠饰件等多件珍品下落不明。

更引发舆论热议的是,据央视新闻消息,法国文化部10月21日说,卢浮宫博物馆遭抢劫文物因相关法律规定和投保成本等原因未购买保险。官方解释称,由于文物为国家所有,且长期留馆展出,卢浮宫及法国国家博物馆体系普遍实行“自保模式”,即国家承担风险责任。

这意味着,一旦文物遭受损毁或被盗,损失将由政府预算承担,而非保险公司理赔。法国文化部表示:“这些藏品的文化与历史价值无法以金钱衡量,因此无法通过常规商业保险予以保障。”

这一表态引发了关于艺术品保险制度缺口的讨论:在艺术市场价值高涨、博物馆运营全球化的当下,“无价之宝”真的“无保险可保”吗?

何为艺术品保险?

与卢浮宫“自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艺术品保险这一细分市场正在全球快速扩张。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艺术品保险市场规模约55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达8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4%。北美和欧洲仍是核心市场,但亚洲地区增长最快,中国、印度的私人藏家与商业画廊已成为推动力。

艺术品保险主要覆盖三类风险:运输途中、展览期间、静态收藏状态下的遗失、盗窃及毁损。据统计,艺术品的运送与装卸损失约 40%,盗窃损失约38%,火灾、水渍、烟熏等损失约18%,自然灾害损失约4%。

国际上艺术品保险的承保主体包括伦敦劳合社、安联、丘博等国际大型保险集团,也有专注于高净值客户的独立保险经纪。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扩张。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交易额有望突破万亿元。

与此同时,国内艺术品保险需求开始增长。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泰康在线等公司相继推出艺术品保险,主要覆盖拍卖会、艺术博览会及博物馆借展环节。

如泰康在线2018年推出的艺术品保险“臻品有约”,该保险有劳合社及国际知名再保公司支持,单一风险承保能力最高可达数亿美元。

泰康在线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介绍,“臻品有约”涵盖艺术品的拍卖、包装、运输物流、仓储保管、进出口贸易、展览、企业及个人收藏等各环节,聚焦艺术品在收藏、保管、运输、展览、装卸等环节常发的风险,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只要投保的艺术品保险包含‘盗窃、抢劫责任’,且是警方认定为事实的盗窃抢劫事件,凭相关理赔材料,保险公司会按约定的保险价值及出险金额进行赔付。”该负责人表示。

曾参与多个艺术品保险设计的险律科技创始人彭桓告诉界面新闻,因为艺术品价值波动大且难以界定“市场价值”,一般需要由独立、资深的艺术品估价师或鉴定机构出具评估报告,且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事先约定一个确定的价值(即保额),这个值通常也会低于评估价格。

彭桓表示,如果保额过高,保险公司需要很强的风控,通常包括详尽的风险查勘,比如委派专家对存放的地方、运输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要求投保人安装、维护高标准的安保系统、消防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等。对于运输过程,要求有专业的运输公司。

“艺术品保险通常会引入再保险,将超高保额的风险,分摊给全球多加再保险公司。即使如此,也会要求同一个地方的展品总金额不能高于某个特定值,控制总风险。”彭桓表示。

泰康在线相关负责人认为,艺术品保险不仅是经济补偿工具,更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艺术品保险应深化与文博机构、拍卖行、物流企业的合作,推广防损培训、数字化安防方案,从源头降低风险发生率。

难点在哪里?

艺术品保险的核心是“如何估值”。

彭桓告诉界面新闻,艺术品保险的保险定价非常复杂,通常会综合多个因素进行评估,包括艺术品所在地点(如博物馆、私人收藏、运输途中等)、安保系统的完备程度、历史盗窃率、火灾风险、气候环境以及存储条件等。

与此同时,与商业资产不同,艺术品往往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其市场价格几乎无法通过拍卖或市场交易确定。保险公司通常要求独立评估机构出具估值报告,但对于公共藏品,这一过程往往存在巨大争议。一旦发生损毁或失窃,赔付金额往往成为拉锯焦点。

“艺术品保险的最大挑战不是风险本身,而是定价的不确定性。”曾在国际知名画廊工作的陈倩(化名)向界面新闻表示,“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如果按市场拍卖价估算可能是1000万欧元,但其文化象征意义却是无法替代的。”

与估值问题相伴的,是高昂的保费与极低的理赔率。

艺术品保险属于典型的“低频高损”产品——盗窃、火灾、自然灾害等事件虽少见,但一旦发生,损失极其巨大。

以安盛艺术保险(AXA Art)和苏黎世保险集团为例,国际市场上高价作品的保费率往往高达1%—2%。卢浮宫馆藏数千件计,若全额投保,成本将达数千万欧元。

对公共机构而言,这样的支出极难承担。“类似卢浮宫这类国家级博物馆,藏品总价值极高,而全球艺术品保险市场的总保费规模有限,年保费约20-30亿美元,主要在伦敦劳合社,难以覆盖如此巨大的风险。国家通常选择自担风险,即由财政或专门的政府基金承担潜在损失。”彭桓告诉界面新闻。

艺术品保险还涉及跨境监管、文化财产保护法与金融监管的交叉领域。不同国家对文物保险、赔偿与出口有不同法律约束,导致国际保险公司承保意愿受限。

在国内市场,困境更为突出,包括估值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标准;安防体系薄弱,难以支撑国际化承保;市场教育不足,藏家与机构风险意识仍低等。

泰康在线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对于博物馆来说,艺术品保险是艺术品展览过程中风险转移的重要手段,但因市场环境不同,国内外艺术品保险投保策略存在差异。国外艺术品保险体系更加成熟,且部分国家对博物馆有专项资金支持,艺术品保险覆盖更加全面;国内博物馆则以 “出展投保” 为核心,日常馆藏投保率较低,行业发展需要市场的培育以及各参与方的共同努力。

热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