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直接发放个人覆盖近九成统筹区,七省区市待完善

toodd 4小时前 阅读数 5 #热搜

2025年10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称,预计到11月1日,全国将有25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该局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进各地医保部门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持续调度推进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让群众享受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有效提升群众的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据介绍,自9月以来,江西、安徽、陕西等省陆续在全省推开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辽宁、江苏已于近日正式发文,将于11月1日起在全省实现生育津贴直达个人。

国家医保局表示,预计到11月1日,全国将有25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即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的统筹区占比近9成。

国家医保局称,尚未完全实现的省份主要为北京、天津、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新疆。

生育津贴即俗称的“产假工资”,是对职业女性因生育休产假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经济支持。

我国生育保险保障的待遇包括两类,一类是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另一类是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有两种支付方式,一种是发给女职工所在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职工本人;另一种是直接发给生育的女职工。国家医保局层介绍,我国已精简生育保险的经办流程,明确享受待遇不再需要提供准生证、生育服务证、结婚证等非必要的附加材料。统计显示,2024年生育保险待遇共支出1431.78亿元,全国参保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超2.6万元。

另一方面,近年来,为积极适应新业态、新经济发展,国家医保局指导有条件的地方,推动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范围。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自2025年1月1日起,四川省已经将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期间的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此外,浙江、天津、贵州、广东等地也已开始试点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政策,包括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

2025年6月,医疗保障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规定,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逐步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参保范围。

在推动生育保险提质扩面的同时,国家也在重点打击欺诈骗保行为。10月16日,国家医保局就公布了5起骗取生育保险基金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主要涉及虚构、编造参保人信息,虚构劳动关系等参加生育保险;未依法如实申报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伪造、变造病历、票据等申领材料骗取生育保险基金等。

热门
标签列表